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 L.),又名馬尿騷、螞蝗草、螞蝗梢等,屬薔薇目、薔薇科直立灌木,高達2米。嫩枝被柔毛,老時脫落;冬芽有數(shù)枚褐色外露鱗片,疏被柔毛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花瓣粉紅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繡線菊在東亞、歐洲東南部均有分布。
繡線菊子、葉、根都可作藥用,有祛風清熱、明目退翳的作用。繡線菊也是蜜源植物,可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直立灌木,高1-2米;枝條密集,小枝稍有稜角,黃褐色,嫩枝具短柔毛,老時脫落;冬芽卵形或長圓卵形,先端急尖,有數(shù)個褐色外露鱗片,外被稀疏細短柔毛。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銳鋸齒,有時為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1-4毫米,無毛。
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長6-13厘米,直徑3-5厘米,被細短柔毛,花朵密集;花梗長4-7毫米;苞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少數(shù)鋸齒,微被細短柔毛;花直徑5-7毫米;萼筒鐘狀;萼片三角形,內面微被短柔毛;花瓣卵形,先端通常圓鈍,長2-3毫米,寬2-2.5毫米,粉紅色;雄蕊50,約長于花瓣2倍;花盤圓環(huán)形,裂片呈細圓鋸齒狀;子房有稀疏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
蓇葖果直立,無毛或沿腹縫有短柔毛,花柱頂生,傾斜開展,常具反折萼片。花期6-8月,果期8-9月。
繡線菊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祈福、努力
繡線菊又叫螞蝗梢,是典型的兩性花,花色于白色這種顏色為主,花期比較長,所以常用來做園林景觀栽培種植。關于繡線菊的花語的由來有好幾個版本,其中一種據(jù)說是因為繡線菊非常能抗寒,抗旱、如果你對枝葉進行了修剪,那么,那么繡線菊又會很努力的生長出新的枝葉來,繡線菊就是依靠這種努力、這種頑強而讓自己的美麗的花朵永存人間的。所以,我們在欣賞繡線菊的漂亮的花朵的時候,不妨也一起學習一下繡線菊的努力和頑強的斗志。這些,才是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東西。
繡線菊的功效與作用:
止咳,明目,鎮(zhèn)痛。治咳嗽,眼赤,目翳,頭痛。
1、《貴州民間藥物》:止咳,鎮(zhèn)痛,治翳明目。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頭痛。
繡線菊的藥用價值
【藥名】繡線菊
【別名】螞蝗梢
【來源】薔薇科繡線菊屬植物光葉繡線菊,以根及嫩葉入藥。全年采根,洗凈曬干;嫩葉夏季采。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牙痛,肺熱咳嗽;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1~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繡線菊的藥用附方
1、治咳嗽,吐痰成泡,周身酸痛:土黃連干品二兩。熬水服。
2、治風眼目翳:土黃連二錢,冰片五分,人乳三錢。加水蒸熟,點眼角。
3、治眼睛紅痛及頭痛:土黃連五錢,紫蘇葉二錢,白菊花一錢。熬水服及熏洗。
4、治頭痛:繡線菊根、何首烏各三至五錢。水煎服。
1、光照和溫度
繡線菊的種植需要注意光照和溫度條件,這種花卉在一些地區(qū)可以露地越冬并且在光照充足,大約20~25度的溫度條件下生長發(fā)育較好,繡線菊是不耐低溫的,容易產(chǎn)生凍害,冬季如果養(yǎng)殖的溫度低于-25攝氏度則會發(fā)生凍害甚至導致死亡。
2、水分與與施肥
繡線菊在栽植前需要施足基肥,一般的肥料類型是腐熟的糞肥,并且我們需要深翻樹穴將肥料與土壤拌均勻后再施肥,水分條件則需要澆水時澆透水但水量需要加以控制,繡線菊怕水大且水大易爛根,因此平時保持土壤的濕潤即可。
3、生長期管理
繡線菊在生長期的時候一般每年施肥兩次即可,一次是冬肥另一次是在落花之后,在冬季或早春一般施有機肥,落花后一般需要追施肥料,并且繡線菊的養(yǎng)殖需要在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中進行,適時中耕并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
4、病蟲害防治
繡線菊的病蟲害主要是葉蜂,它是一種以繡線菊為食的害蟲,常常虛幻十數(shù)只幼蟲集聚在一起蠶食繡線菊的葉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可它的葉片吃光只剩下主脈,葉峰蟲害會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觀賞,所以我們需要在葉峰的成蟲產(chǎn)卵之前摘除上面卵堆的葉片,并且當幼蟲大量出現(xiàn)時時用敵百蟲和敵敵畏來進行1000倍液的噴殺。
5、修剪養(yǎng)護
繡線菊的修剪主要是剪去花朵上的病蟲枝,徒長枝,枯萎枝以及重疊枝,修剪對繡線菊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修剪后的枝條需要及時使用愈傷防腐膜使其傷口快速的愈合,防止被雨淋濕后被病菌侵入而導致腐爛,這種植物可作為盆栽在庭院養(yǎng)殖,或者放置在陽臺,客廳,書房等地成為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