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西藏東南部。
形態(tài)特征: 鱗莖常單生,圓柱狀,粗約6毫米;鱗莖外皮暗黃紅色,薄革質(zhì),條裂。葉條形,頂端鈍尖,比花葶短,寬1.5-4毫米。花葶圓柱狀,高10-30厘米,粗1-2.5毫米,下部被葉鞘;總苞淡紫紅色,2裂,具短喙,宿存或早落;傘形花序具花數(shù)朵,松散;小花梗不等長,常稍長于花被片,基部無小苞片;花紫紅色,鐘狀開展;花被片長矩圓形,長13-18毫米,寬3-4.2毫米,先端鈍圓,內(nèi)輪的略長且略窄;花絲等長,錐形,約為花被片長的1/2,基部約1毫米合生,內(nèi)輪的基部約2毫米與花被片貼生,外輪的約1毫米與花被片貼生;花藥紫色;子房球狀,外壁平滑;花柱長2.5-4毫米;柱頭3淺裂。花果期6月底至8月。
生長習(xí)性: 生長于海拔4,500米至5,000米的地區(qū),一般生長在山坡濕地及灌叢下,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