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國內(nèi)分布:西藏、云南、四川、貴州、湖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
國外分布:不丹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0 .5-1米,幼嫩枝、葉密被褐色星狀毛,稍后毛全脫落。葉小,互生或簇生,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2-3厘米,寬3-7毫米,頂端鈍或鈍圓,基部楔形,僅中脈明顯;葉柄短。傘形花序,腋生,具花2-3朵;總花梗長1-3毫米;花梗長1-2毫米;苞片寬三角形或寬卵形,長1毫米;花紅色,花托卵圓形,長1.5毫米,被茸毛;副萼環(huán)狀,近全緣或具裂缺;花冠花蕾時管狀,長2-2.7厘米,頂部長圓形,急尖,開花時頂部4裂,裂片披針形,長7-8毫米,外折。果近球形,直徑3-5毫米,紫紅色?;ㄆ?-8月,果期次年4-5 月。 分布于西藏錯那、云南、貴州、四川、湖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不丹也有。生于海拔900-2800米山地針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寄生于松屬、油杉屬、云杉屬、雪松屬植物上。全株藥用,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胃痛等。華東松寄生 T. kaempferi (DC.) Danser 近本種,但花托無毛,花冠長1.5厘米;果卵圓形。分布于安徽黃山、江西武夷山、福建、浙江南部;日本也有。海拔1100-1600米的山地,寄生于馬尾松、黃山松等植物上。 圖注:1.花枝, 2.花,3.果實。
生長習性:
最低海拔:900
最高海拔:以上
生 境:山林中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