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國內(nèi)分布:四川
形態(tài)特征:
高大草本,高40-6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分枝,小枝纖細(xì),硬,直立或開展。葉互生,具柄,葉片硬質(zhì),卵形或橢圓形,長3-4厘米,寬2-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下部的葉頂端鈍,基部楔形,有時(shí)具2枚腺體,狹成長5-20毫米的葉柄,邊緣具圓齒狀小鋸齒,齒端或齒間具剛毛,側(cè)脈4-5對(duì);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總花梗多數(shù),生于上部葉腋,短于葉,長2-2.5厘米;具2花;花梗短,長8-10毫米,結(jié)果時(shí)伸長,基部具苞片;苞片極小,卵形,長漸尖,宿存?;ò咨?,粉紅色,黃色或天藍(lán)色,側(cè)生萼片2,寬卵形,長4-5毫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具3-5條脈。旗瓣圓形或?qū)捖研?,直?-7毫米,背面中肋增厚,中部具小囊或三角形的雞冠狀突起;翼瓣無柄,長6-8毫米,2裂,基部裂片寬圓形,上部裂片稍長,長圓形或狹斧形,背部頂端以下圓形具缺裂,背部具反折的窄小耳;唇瓣檐部寬漏斗狀,舟狀,長達(dá)9毫米,口部平展,中下部基部之間尖,漸狹成長于檐部旋卷的距。花絲短寬;花藥鈍。子房紡錘狀,急尖。蒴果線形或狹近棒狀,長12-14毫米,頂端尖,種子少數(shù),長圓形或橢圓狀,平滑,栗褐色,有光澤?;ㄆ?-8,果期9月。
生長習(xí)性:
生于林緣或草叢中、路邊陰濕處,海拔1600-2400米。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