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湖南(莽山)、廣東和云南。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向陽沼澤地。印度、斯里蘭卡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大型草本。葉線形,叢生,長35-50厘米,寬4-6厘米,先端加厚而尖,基部寬14毫米,質(zhì)厚,二面均有極短之微毛,?そ?0.07毫米,下半部對光能見橫格,脈約23條。花葶l,長達50厘米,干時直徑約1.5毫米,稍扭轉(zhuǎn),具5-7棱,有微毛;鞘狀苞片長14-28厘米,寬1.2-1.5厘米;花序熟時扁球形,粉白色,橫徑1-1.5厘米;總苞片矩圓形,禾稈色或稍帶黑色,硬紙質(zhì),開展或稍反折,長3.5-4毫米,寬2.2-3.6毫米,背面上部及邊緣有短毛,背面下部及內(nèi)面基部有長毛;總(花)托有密毛;苞片倒披針狀楔形,長3.5-3.8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密生4-5細胞之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狀,常3淺裂,連柄長3.2-3.7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密生白短毛;花冠3裂,偶2裂,裂片卵形,幾乎等大,上部各具1黑色腺體,頂端有白短毛;雄蕊6枚,偶4枚,花藥黑色,花絲下部及花冠裂片內(nèi)面有時也有白短毛;雌花:萼片3枚,舟形,二端尖,長3-3.5毫米,端部密生一簇白短毛;花瓣3枚,膜質(zhì),狹倒披針狀條形,頂端簇生白短毛,側面及腹面的上部有長毛,近頂處各有1黑色腺體;子房3室,花柱分枝3,等長或長于花柱。種子長卵形,長0.7-0.8毫米,表面具橫格及T字形或條狀的突起。花果期8-12月。
生長習性: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