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于中國東北長白山區(qū)、吉林山區(qū)及小興安嶺愛輝以南海拔150-1800米、氣候溫寒、濕潤、棕色森林土地帶。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日本(本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俄羅斯聯(lián)邦(阿穆爾、哈巴羅夫斯克、Primoryi)。
形態(tài)特征:
紅松是松科松屬的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米,胸徑1米;幼樹樹皮灰褐色,近平滑,大樹樹皮灰褐色或灰色,縱裂成不規(guī)則的長方鱗狀塊片,裂片脫落后露出紅褐色的內(nèi)皮;樹干上部常分叉,枝近平展,樹冠圓錐形;一年生枝密被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冬芽淡紅褐色,矩圓狀卵圓形,先端尖,微被樹脂,芽鱗排列較疏松。
針葉5針一束,長6-12厘米,粗硬,直,深綠色,邊緣具細鋸齒,背面通常無氣孔線,腹面每側(cè)具6-8條淡藍灰色的氣孔線;橫切面近三角形,皮下層細胞單層,但在背面兩樹脂道之間常出現(xiàn)斷續(xù)的分布著1-3或多至15個細胞寬的第二層皮下層,樹脂道3個,中生,位于三個角部;葉鞘早落。
雄球花橢圓狀圓柱形,紅黃色,長7-10毫米,多數(shù)密集于新枝下部成穗狀;雌球花綠褐色,圓柱狀卵圓形,直立,單生或數(shù)個集生于新枝近頂端,具粗長的梗。球果圓錐狀卵圓形、圓錐狀長卵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9-14厘米,稀更長,徑6-8厘米,梗長1-1.5厘米,成熟后種鱗不張開,或稍微張開而露出種子,但種子不脫落。
種鱗菱形,上部漸窄而開展,先端鈍,向外反曲,鱗盾黃褐色或微帶灰綠色,三角形或斜方狀三角形,下部底邊截形或微成寬楔形,表面有皺紋,鱗臍不顯著;種子大,著生于種鱗腹(上)面下部的凹槽中,無翅或頂端及上部兩側(cè)微具棱脊,暗紫褐色或褐色,倒卵狀三角形,微扁,長1.2-1.6厘米,徑7-10毫米;子葉13-16枚,針狀,橫切面三角形,長3.8-5厘米,寬約1.5毫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初生葉條形,長1.3-1.6厘米,寬不及1毫米,邊緣有細鋸齒。
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生長習(xí)性:
紅松喜光性強,對土壤水分要求較高,不宜過干、過濕的土壤及嚴寒氣候。在溫寒多雨,相對濕度較高的氣候與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長最好。紅松屬半陽性樹種,淺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濕潤山坡上,幼樹耐庇蔭,對大氣濕度較敏感,濕潤度在0.7以上生長良好,在0.5以下生長不良。
繁殖培育:
播種
用當年新采的紅松種子進行變溫催芽處理。用這種方法處理后的紅松種子,播種后3-5天就出土,7天左右全部出齊,每年的出苗率均達90%以上。一、準備工作一是在種子處理室內(nèi)鋪設(shè)地板,地板離地面30厘米高,做好保溫工作;二是準備充足的河砂,河砂的體積為處理種子體積的2倍;三是準備好取暖設(shè)施;四是用甲醛對種子處理室進行醺蒸消毒,用0.5%的高錳酸鉀對河砂進行消毒待用。
當種子有30%以上裂嘴時,即為催芽良好,可用于播種。當春季地下5厘米處溫度達到8度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量(按干種計算)每畝200-250公斤,用播種機將種子播在床面上,然后加以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再覆以種粒兩倍后的腐殖土或鋸末,并再鎮(zhèn)壓一次。如覆鋸末時,必須澆透水。
嫁接
一般栽植紅松嫁接苗有三種方式:一是在苗圃地培育的紅松砧木苗上嫁接,一年后,將嫁接苗裸根上山栽植;二是在造林地上按3×3M、4×4M或3×5M等不同株行距,定植4-5年生的砧木苗,實行現(xiàn)地嫁接;三是在培育好的營養(yǎng)杯苗上嫁接,實行移栽定植。常用的是前兩種方式,成本低,方法簡便易行。
1、解綁塑料條。接穗與砧木嫁接部位是用塑料條纏綁的,成活后,適時解綁,有利于嫁接苗生長。采用苗圃地嫁接的,在嫁接的當年,以不解開塑料條為宜,翌年上山定植后再進行解綁;采用現(xiàn)地嫁接的,最好在嫁接后的第二年5月份解條為宜,而對嫁接當年切口完全愈合且接穗生長良好的,也可以在7月份解綁。一般嫁接當年多數(shù)切口愈合不牢固,易遭人畜或自然災(zāi)害危害,致使接穗折斷,劈裂,降低成活率,故適時解綁,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和生長。
2、樹體修剪。掌握正確的修剪方法,對嫁接苗的成活和生長有很大影響。嫁接苗栽植后需要連續(xù)5-7年的樹勢管理,即在每年的2-3月份對樹體進行一次全面修剪整形,剪去影響接穗生長的砧木側(cè)枝頂端,以確保接穗生長始終處于主枝地位。在定植后的幾年內(nèi),接穗高生長量小于砧木側(cè)枝生長量,接穗的主枝地位易被砧木側(cè)枝所取代。所以,在修剪過程中,前幾年只剪去砧木側(cè)枝主梢,控制其高生長,保留其它營養(yǎng)枝。隨著接穗主體地位的確定,并形成新的多層營養(yǎng)枝時,再逐漸剪去砧木側(cè)枝。當嫁接苗接穗形成完整的一株幼樹時,樹體修剪工作結(jié)束。
扦插
1、插前防止措施:采集的插穗距離遠近直接影響插穗水分狀態(tài),因此營建采穗圃時應(yīng)建在離扦插床較近的地方。插穗采集離插床距離遠時,應(yīng)注意運輸過程中插穗的保存。紅松插穗采用木箱子。麻袋作包裝。具體做法是一層濕沙子一層插穗,運輸時間中途應(yīng)適量落水,這樣可以保持插穗正常狀態(tài)2-3。
2、選擇適宜的采穗季節(jié):不同類型插穗進行扦穗應(yīng)選擇適宜的采穗,實踐證明,春插時采穗期為休眠期,嫩枝扦插注意的成熟度,紅松新葉長到8-12cm。韌皮部與木質(zhì)部能分離出,是紅松插穗可采的時期,時間大約是7月10日-7月15日。
3、培育抗旱性插穗:插穗的質(zhì)量好壞直接影響抗旱能力和成活,在采穗圃采集采穗提前1個月施磷酸二氫鉀,其濃度為1:200倍,施液量200ml/m,并以樹葉表面被液膜充分覆蓋為主。培育健壯插穗的第二種措施是采穗前3個月插穗基部進行環(huán)割,在母株上形成愈傷組織,其插穗進行扦插,插穗可直接從插壤中吸收水分,很短時間內(nèi)即能適應(yīng)插床的環(huán)境,生根率可提高10%-30%。
4、選擇庇蔭的環(huán)境處理插穗:將采集的插穗處理后立即用水浸泡,這是保存健壯插穗的一種簡便的方法。插穗處理的過程應(yīng)在庇蔭條件下進行,插穗在庇蔭下放置6-8h,其失水程度相當于陽光直射下旋轉(zhuǎn)2-4h,庇蔭措施是防止插穗干旱的有效措施。
栽培技術(shù)
選種
紅松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樹種,花期在6月中下旬,自開花至球果成熟歷時15個月,紅松采種期可長達4個月,前期可以從樹上采摘或打落球果,后期可從雪地上拾取球果。球果采集后攤開晾曬或陰干數(shù)日,鱗片稍張開時可人工棒打調(diào)制。天然林球果的出種率13%-14%,人工林球果出種率可達30%,千粒重520克。在采種工作中應(yīng)注意球果的選擇,在種子調(diào)制過程中要篩去小粒種子,以保證種子質(zhì)量和苗木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種子要經(jīng)過晾曬使其含水量降到10%時方可儲藏。
種子處理,首先要凈種,紅松種粒大,單位面積播種量高,一般一級種子每平方米播種0.5公斤。一般是用清水侵種24小時,除掉浮起的種子,留用沉底的種子。其次種子消毒,紅松種子催芽時間長,如不進行消毒,易引起種子霉腐,在消毒前先進行浸種,然后用0.5%硫酸水溶液浸種消毒3小時,撈出種子控干,準備混沙催芽。第三是種子催芽,紅松種子休眠期長,不經(jīng)過充分催芽處理,春季播種當年不出苗或出不齊。
室內(nèi)自然溫度堆積法。在8月中、下旬,將種子浸水2天,混沙兩倍,保持60%的濕度,放室內(nèi)堆成30-40厘米高,隔日翻動一次,干時澆水,待天冷結(jié)凍時,堆成60厘米高,并澆水封凍,至春季播種前將其翻動,使溫濕均勻。
催芽
快速催芽法。在播種前40天,用50度熱水浸種,并充分攪動,直至水溫下降到30度,經(jīng)過24小時后,在換涼水,以后每兩天換涼水一次,浸10天,當種仁變成乳白色時,將種子撈出,均勻地與3倍體積的濕沙混合,放在背風(fēng)向陽處攤曬,每天晚將種子堆成堆,蓋上草簾,第二天再攤開,如果為了加快催芽時間,可放在室內(nèi)適當加溫,溫度保持20-30度,每日要翻動兩次并均勻澆水,以保持一定濕度。
苗期管理
紅松的出苗期約需20至30天,當氣溫高于16攝氏度時,發(fā)芽最旺盛,應(yīng)注意噴水防旱,并注意鳥類啄食危害。幼苗期根生長較快,主根可達10厘米長,約占全年生長量的40%,且能生長4至5條側(cè)根。而苗高生長量很小。所以苗木抵抗力很差,應(yīng)注意澆水降溫,防止日灼,并及時追肥和松土除草。自紅松幼苗形成頂芽時起,至生長速度下降為止,約持續(xù)2個月。葉量增大,苗莖加粗,主根伸長,側(cè)根大量生長,并出現(xiàn)兩次側(cè)根。苗木需肥量增加,應(yīng)及時追肥。并加強中耕松土和除草等管理。當年生紅松苗弱小,一般不能出圃造林(常用2至3年生苗造林),所以苗木越冬保護極為重要。紅松更能耐寒,但怕干旱,特別是早春苗木地上都已萌動,但土壤尚未解凍,不能及時供應(yīng)水分而造成生理干旱。因此,常用覆土埋苗法保護苗木。其方法是:先將步道土壤打碎埋沒苗莖,再將苗木傾向一側(cè)用土壓倒,厚約10厘米,以不見苗葉為度,并注意不能透風(fēng)。待來春土壤解凍深度達10厘米以上時再撤土。也有應(yīng)用增溫劑噴灑葉面,控制葉面蒸騰,防止苗木干枯,效果很好。
地勢行距
一般采用四年生紅松苗(2-2紅松苗),上山造林栽植前實行穴狀或臺田整地,按1.5×1.5m或1.5×2.0m株行距栽植,初植密度宜大,可采用林冠下混交造林,待紅松長到1.0至1.5m高時,逐步去掉影響紅松生長的闊葉樹種,形成針闊混交林,栽植三年內(nèi)進行撫育,割除影響紅松生長的雜草,灌木,防治松毛蟲危害,主要采取綁扎毒條的方法進行防治。用種子繁殖,對其種子要在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后育苗。造林時應(yīng)采用4年生苗木,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中下腹為宜。
紅松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選擇地勢較低、但又不能積水的平坦地帶。要在短期內(nèi)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可采用4mX4m或5mX5m株行距,挖長、寬各40cm,深50cm的坑,將嫁接好的容器苗除去塑料袋放在坑內(nèi),填土踩實,然后修60cmX60cm的水盤,灌水以確保成活。栽植時間可在春季或秋季,亦可在雨季。雨季栽植可節(jié)省大量勞力,但要把握好時機,由于雨季苗木正處于生長旺盛時期,一但水分供應(yīng)不足,則很容易造成萎蔫或枯萎死亡。在造林地進行嫁接的苗木,成活后應(yīng)及時控制其它非嫁接枝的生長,一但發(fā)現(xiàn)有超過嫁接枝的枝條要及時除掉。紅松經(jīng)嫁接一般6-7a就可以結(jié)實,但此時由于雄花粉較少,種子多為批粒,應(yīng)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病蟲害防治
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蟲蠶食葉片,7-9月危害最嚴重,可用90%的敵百蟲0.1%溶液噴殺。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蟲囊。
斑點?。菏遣≡婢鸬?。初期葉片出現(xiàn)褐色小斑,周圍有紫紅色暈圈,斑上可見黑色霉狀物。隨著氣溫的上升,有時數(shù)個病斑相連,最后葉片焦枯脫落。該病原菌生長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5℃至30℃,孢子萌發(fā)適溫18℃至27℃,在溫度合適且濕度大的情況下,孢子幾小時即可萌發(fā)。本地區(qū)現(xiàn)已進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風(fēng)透光差,株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高濕、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對病菌孢子的萌發(fā)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復(fù)侵染,不加以重視,可能會使病害大發(fā)生。防治方法: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噴霧。
金龜子:防治時應(yīng)于傍晚或凌晨進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樂斯本噴霧防治。
紅蜘蛛:可用敵敵畏1200-1500倍液噴殺之,也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殺。
缺鐵引起的葉子黃化:缺鐵的典型表現(xiàn)是嫩葉先黃化。
防治方法:第一種:“吃藥片”。采取在樹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鐵的“綠亨鐵王”藥片。通過樹木的營養(yǎng)吸收將鐵均勻輸送到樹葉中去,從而補充有效鐵元素。操作時只需在樹干基部鉆若干小孔,將藥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這種方法適用于輕度或中等黃化程度,。第二種:“打吊瓶”。即將專用吊瓶營養(yǎng)液掛在樹身1.3米左右,類似于給病人打吊瓶。第三種:“噴藥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桿部想辦法外,還可以對樹葉片進行噴施,由葉片吸收鐵。第四種:“打注射”。就是給樹干注射的技術(shù)來防治樹黃化病。即用充電式電鉆在樹干上鉆注射孔,深約1.2-1.5厘米至木質(zhì)部,再用手動式樹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亞鐵+純凈水+殺菌劑稀釋液。
園林用途:
園林
庭蔭樹,行道樹,風(fēng)景林,馬路綠化,景園綠化。人造的紅松林也在山區(qū)、半山區(qū)和林場培育成材。并且作為綠化樹種,它已從偏僻的山川,走進了喧囂的城鎮(zhèn)街市了。
食用
松籽是紅松的種子,是紅松樹的果實,又稱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藥,久食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明朝李時珍對松子的藥用曾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海松子,釋名新羅松子,氣味甘小無毒;主治骨節(jié)風(fēng),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逐風(fēng)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肥五臟,散諸風(fēng)、濕腸胃,久服身輕,延年不老?!笨墒秤?,可做糖果、糕點輔料,還可代植物油食用。松子油可食用,炒食、煮食為主。
松子仁性味: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氣、養(yǎng)血潤腸、滑腸通便、潤肺止咳等作用。
營養(yǎng):松子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在每百克松子肉中,含蛋白質(zhì)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以及礦物質(zhì)鈣78毫克、磷236毫克、鐵6.7毫克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藥用
功效:松子內(nèi)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強身健體,特別對老年體弱、腰痛、便秘、眩暈、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均有補腎益氣、養(yǎng)血潤腸、滋補健身的作用。治療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日華子本草》載“逐風(fēng)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臟”?!队耖彼幗狻份d“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guān)逐痹,澤膚榮毛”??梢姵J乘捎谀苎幽辍⒚廊?。凡脾虛便溏、腎虧遺精、濕痰甚者均不宜多食。
工業(yè)
紅松是著名的珍貴經(jīng)濟樹木,紅松為優(yōu)良的用材樹種,邊材淡黃白色,心材淡黃褐色或淡褐紅色,質(zhì)輕軟,紋理直,結(jié)構(gòu)細,比重0.38-0.46,耐腐力強,易加工。可供建筑、舟車、橋梁、枕木、電桿、家具、板材及木纖維工業(yè)原料等用材。木材及樹根可提松節(jié)油。樹皮可提栲膠。種子大,可食,含脂肪油及蛋白質(zhì),可榨油供食用,或供制肥皂、油漆、潤滑油等用。
紅松材質(zhì)輕軟,結(jié)構(gòu)細膩,紋理密直通達,形色美觀又不容易變形,并且耐腐朽力強,所以是建筑、橋梁、枕木、家具制作的上等木料。即使是紅松的枝丫、樹皮、樹根也可用來制造紙漿和纖維板。從松根、松葉、松脂中還能撮松節(jié)油、松針油、松香等工業(yè)原料。
生態(tài)
據(jù)專家測算紅松的生態(tài)價值是它經(jīng)濟價值的1300多倍。紅松的生態(tài)價值主要包括:吸碳吐氧、調(diào)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防風(fēng)固沙、保護物種多樣性、和保護國土安全等。
闊葉紅松林的植被就像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面,紅松的樹根牢牢地抓著大地固定土壤,樹根把雨水輸送到地下形成一個天然的大水庫,使水土不流失,山體不滑坡。
以一公頃紅松林為例,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3噸,同時排放除氧器9.5噸,并釋放出大量的負氧離子,高于城市5-8倍,非常有益于人的健康、消除有害的病菌和塵埃、凈化空氣??墒?60多噸雨水存入土壤,有效地調(diào)節(jié)江河的水量,從而防止山洪的形成和爆發(fā)。森林地面的枯枝落葉重達26噸,在雨季可是78噸的雨水被吸收和緩釋。紅松是小興安嶺森林中的綠色使者,為林都伊春撐起一片藍天。
紅松屬于其所在森林系統(tǒng)中的頂級群落,是支撐性的樹種。紅松籽是許多森林動物的主要糧食,例如松鼠、星鴨、飛龍、黑熊、野豬等野生動物都要取食大量的紅松籽。如果沒有紅松,許多以松子為食的野生動物將會絕跡,所以,保護紅松也是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資源,保護小興安嶺的生物鏈安全。
造林
紅松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長白山區(qū)及沈陽丹東線以北地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與落葉松相比,紅松在造林后前10年生長較慢,林齡10年時,樹高可達4.2米,胸徑2.7厘米左右,僅為落葉松的50%。到林齡20年時,紅松樹高可達8.6米左右,胸徑11.9厘米左右,與同等立地條件的落葉松相比,樹高比落葉松矮3.2米,胸徑超過落葉松2厘米,單株材積超出落葉松0.011立方米。到26年時,紅松樹高可達10米左右,胸徑15.5厘米左右,在公頃株數(shù)1939株的情況下,公頃蓄積達148立方米,比相同條件下的落葉松林公頃蓄積超出35立方米。到林齡49年時,紅松樹高在17.4米左右,胸徑27.5左右,公頃株數(shù)585株,公頃蓄積296立方米,而相同條件下的14林班11小班落葉松人工林樹高27.2米,胸徑25.5厘米,公頃株數(shù)540株,公頃蓄積318立方米。紅松人工林經(jīng)過次撫育間伐,每公頃獲間伐材立方米;落葉松人工林經(jīng)過次撫育間伐,獲間伐材立方米;紅松人工林從林齡25年開始結(jié)實,累計每公頃結(jié)實15000枚。
紅松不僅是優(yōu)良的用材樹種和經(jīng)濟樹種,還是水土保持、水源涵養(yǎng)林最佳選擇樹種。據(jù)主要森林植被類型土壤水源涵養(yǎng)功能的研究,紅松人工林枯落物平均厚度4.2厘米,每公頃枯落物累計量78.53噸,每公頃持水量115.44噸,分別是落葉松人工林的1.35倍、1.30倍和1.2倍;分別是雜木林的0.89倍、1.80倍和2.13倍;紅松人工林的每公頃有效蓄水量1505.8噸,飽和蓄水量4740.2噸,分別是落葉松人工林的1.29倍和1.64倍;分別是雜木林的1.36倍和1.41倍。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