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于南北各省區(qū)。多為栽培,也見于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越南、朝鮮也有分布。
本種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甚廣。
形態(tài)特征:
白蠟樹為落葉喬木,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芽闊卵形或圓錐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黃褐色,粗糙,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旋即禿凈,皮孔小,不明顯。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基部不增厚;葉軸挺直,上面具淺溝,初時疏被柔毛,旋即禿凈;小葉5-7枚,硬紙質,卵形、倒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葉緣具整齊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有時沿中脈兩側被白色長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側脈8-10對,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凸起,明顯網(wǎng)結;小葉柄長3-5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長8-1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無毛或被細柔毛,光滑,無皮孔;花雌雄異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鐘狀,長約1毫米,無花冠,花藥與花絲近等長;雌花疏離,花萼大,桶狀,長2-3毫米, 4淺裂,花柱細長,柱頭2裂。翅果匙形,長3-4厘米,寬4-6毫米,上中部最寬,先端銳尖,常呈犁頭狀,基部漸狹,翅平展,下延至堅果中部,堅果圓柱形,長約1.5厘米;宿存萼緊貼于堅果基部,常在一側開口深裂。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長習性:
樹體耐旱、耐濕、耐高溫,喜肥、喜水、喜陽光,喜濕潤,多分布于山洞溪流旁,生長快。
繁殖培育:
栽培技術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
灌溉排水 根據(jù)苗木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確定灌溉時間和數(shù)量。在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經(jīng)常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多,次數(shù)要少,每2~3 d灌溉1次,每次要澆透澆足。灌溉時間宜在早晚進行。秋季多雨時要及時排水。
春季播種培育實生苗,加強管理,當年秋季凡地徑達0.4厘米以上者,均可進行帶木質部在地徑處芽接,該方法成活率高,繁殖系數(shù)大。親合后的苗子可于當年冬或翌春移入大田進行定植。豎春當樹汁開始回流時剪砧。分二次進行,第一次在嫁接部位以上20厘米~30厘米處平截(目的保證汁液大量回流,確保接芽恢復活性)。第二次在芽體開始萌動時,在嫁接部位以上0.5厘米~1厘米處平截。與此同時進行解綁。解綁后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保證嫁接芽體正常成長,積極做好除萌工作,定苗后,加強苗期管理,除肥水充足外,要及時中耕、除草、預防病蟲害。這樣,其優(yōu)良特性便能顯現(xiàn)出來。
松土除草
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拔除雜草,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進行,苗木進入生長盛期應進行松土,初期宜淺,后期稍深,以不傷苗木根系為準。苗木硬化期,為促進苗木木質化,應停止松土除草。
追肥 苗木施肥應以基肥為主,但其營養(yǎng)不一定能滿足苗木生長的需要,為使苗木速生粗壯,在苗木生長旺盛期應施化肥加以補充。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鉀肥或幾種肥料配合使用,生長后期應停施氮肥,多施鉀肥,追肥應以速效性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為主,少量多次。
苗間為調整苗木密度,需進行間苗和補苗。白蠟種子育苗的圃地,一般間苗二次,第1次在苗木出齊長出兩對真葉時進行,第2次在苗木葉子互相重疊時進行。間苗應留優(yōu)去劣,除去發(fā)育不良的、有病蟲害的、有機械損傷的和過于密集的苗子。最好在雨后土壤濕潤時進行間苗。
病蟲害防治
在白蠟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從冬耕、土壤消毒、精選良種、種子消毒、合理施肥、適時早播和經(jīng)營管理等方面入手,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白蠟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主要害蟲有卷葉蟲和天牛,前者危害嫩葉,后者蛀食枝干。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早消滅。
園林用途:
用做庭院樹、行道樹栽植。
主要價值編輯
主要經(jīng)濟用途為放養(yǎng)白蠟蟲生產(chǎn)白蠟,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貴州西南部山區(qū)栽的枝葉特別寬大,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狀態(tài)。性耐瘠薄干旱,在輕度鹽堿地也能生長。具有綠期長、樹形美觀、大枝少、小枝豐富細長、葉片狹長光滑、生長快等特點,適宜城鎮(zhèn)造林綠化。由于綠期較長,當年新枝淺綠色,會給晚秋的都市增加一片綠意,延長了樹木的防護、生態(tài)效益,深受人們的喜愛。由于生長迅速,萌芽抽生早,可提前形成綠色景觀,更早地取得防護效益。再加之干性明顯,樹形美觀,林相整齊,大大地增加了城鎮(zhèn)及行道的美化效果,提高了綠化水平。植株萌發(fā)力強,材理通直,生長迅速,柔軟堅韌,供編制各種用具;樹皮也作藥用。
本種最遲于18世紀末期已引入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和美國。模式標本采自原產(chǎn)中國引種于印度的植株。
樹皮(秦皮):苦、澀,寒。清熱燥濕,收斂,明目。用于熱痢,泄瀉,帶下病,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葉(白蠟樹葉):辛,溫。調經(jīng),止血。 花(白蠟花):止咳,定喘。用于咳嗽,哮喘。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