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蘇南各地,生在陰濕草叢中或林下;我國華東各省均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圓柱形,無毛。葉對生,常4,很少6片,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12厘米,寬1.8—7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圓鋸齒,齒尖有1腺體。穗狀花序單生,長3-8厘米,花密聚;苞片2-4裂;雄蕊3,基部合生,頂端延伸成絲狀,白色,長1-2厘米,中間的一個雄蕊花藥2室,側(cè)生的雄蕊花藥1室;子房卵形,核果幼時淡綠色,倒卵形?;ㄆ?-5月。
生長習性:
陰性植物,忌烈日直曬,喜溫暖陰濕環(huán)境,不耐寒,宜生長于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上。
繁殖培育:
植株叢生性強,每年自根頸部多發(fā)新的根蘗,可將多年生老株脫盆后分株繁殖,分株苗應盡量多帶宿土。也可扦插繁殖,在9月上旬剪取當年生健壯枝條,長10厘米至15厘米,保留上部2枚葉片,將基部一節(jié)去掉葉片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中,深3厘米至5厘米,放蔭蔽處,保濕保溫管護,10月中下旬即可發(fā)根。
園林用途:
本種枝葉青翠,花幽香似蘭,適作地被植物成片栽植于林下、河邊較潮濕處,也宜配置于山石旁、墻角下等稍蔽蔭處,也可盆栽。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