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四川西部、云南。
形態(tài)特征:
草本,高約10厘米,具匍匐莖,逐節(jié)生根;莖極短,近肉質,密被絨毛,四棱形,棱上具極狹的翅,通常無分枝。葉片紙質,卵形或廣卵形,頂端急尖,鈍,基部心形,長4.5—8.5(-14.5)厘米,寬2.5—5(-9)厘米,邊緣具淺細齒牙,具緣毛,基出脈5條,兩面被微柔毛及糙伏毛,背面脈隆起,細脈網狀,明顯;葉柄長3-10.5(-17)厘米,密被絨毛。傘形花序,頂生,有花3—6(-15)朵,總花梗長8—14(-16)厘米,密被短柔毛;苞片早落,花梗長約5毫米,被微柔毛,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披針形 長約1毫米;花萼長漏斗形,長約7毫米,四棱形,被微柔毛;裂片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瓣紫紅色,倒卵形,上部偏斜,長約7毫米,頂端急尖;雄蕊8,長者長約9毫米,花藥長約6毫米,短者長約7.5毫米,花藥長約4毫米,花藥基部無瘤,藥隔基部微膨大,呈極短的距;子房壇形,頂端具膜質冠,冠緣全緣。蒴果杯形,長約4毫米,直徑約5毫米,頂端冠增厚,近木質;宿存條四棱形。漏斗狀,較果略長。花期約7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生于海拔2100-3100米的山坡、山谷密林下蔭濕的地方。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