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海南(文昌、陵水、保亭、崖縣、儋縣、澄邁)、香港、廣西(憑祥、龍州)和云南(河口、屏邊、西雙版納)。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直立草本,高0.8—1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7—23厘米,寬3—7厘米,無毛,腹面頂端稍粗糙,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長柄狀,柄長1—2厘米;葉鞘近無毛或稍粗糙。圓錐花序疏散,被短柔毛,長4—7厘米;總花梗纖細,長4—17厘米,被短柔毛,中部有一長1—5厘米的葉狀苞片;小苞片狹披針形或線形,長5—9毫米;萼片寬橢圓形,3毫米;花瓣白色,長橢圓形,長約4毫米;發(fā)育雄蕊3枚;子房球形,直徑約1.5毫米。蒴果球形,直徑5—7毫米,鉛色或藍色;果柄直立;種子多數(shù),褐黑色,有小窩點。 花期4—6月,果期9—10月。
多年生草本,具長而橫走的根狀莖,除花序軸外全體無毛或近無毛。根狀莖直徑2-4毫米,節(jié)間長達10厘米。莖直立或上升,高30-100厘米,直徑4毫米至近于1厘米,下部節(jié)間長而葉疏,上部短而葉密集,葉鞘2-4厘米,無毛或疏生短毛;葉柄十分明顯,長2-4厘米;葉片橢圓形至長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長10-25厘米,寬2.5-8厘米。圓錐花序單支頂生,通常與上部葉子等長,不高出上部葉子,或稍高出之,具長5-10厘米的總花序梗;蝎尾狀聚傘花序多支,通常在花序總軸上互生,有時部分輪生;花序總梗,總軸及花序軸均密生短腺毛;聚傘花序長2-4厘米;總苞片下部的葉狀,但小得多,上部的披針形,長僅1厘米;苞片膜質(zhì),抱花序軸;萼片圓卵狀,舟狀凹陷,外面無毛,長3毫米,常宿存;花瓣白色,卵狀橢圓形,舟狀淺凹,長4毫米;雄蕊3枚能育,位于前方(遠軸面),中間一枚對瓣,其余兩枚對萼,不育雄蕊3枚,具較短的花絲和小而空癟的花藥。果成熟時黑色,圓球狀,直徑5毫米?;ㄆ?-8月。果期8月以后。
生長習(xí)性: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