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3.2 拼音名
Liǔ Shān
3.3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杉科植物柳杉的根皮或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aponica(L.f.)D.Don var.sinensis Sied.]
采收和儲藏:根皮,全年均可采,去栓皮;樹皮,春、秋采剝。切片,鮮用或曬干。
3.4 原形態(tài)
喬木,高達(dá)40m。胸圍2m以上。樹皮紅棕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大枝近輪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細(xì)長下垂。葉鉆形,長1-1.5cm,略向內(nèi)彎曲,先端內(nèi)曲,四邊有氣孔線;幼樹及萌發(fā)枝的葉長達(dá)2.4cm。雄球花單生葉腋,長橢圓形,長約7cm。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狀花序狀;雌球花頂生短枝上。球果徑1.2-2cm;種鱗20左右,上部具4-5(稀至7)短三角形裂齒,齒長2-4mm,苞鱗尖頭長3-5mm,發(fā)育種鱗具2種子。種子褐色,近橢圓形,扁平,長4-6.5mm,寬2-3.5mm?;ㄆ?月,球果10-11月成熟。
3.5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東部海拔1000-1400m以下,本部海拔2000-2400m的地帶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至;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有栽培。浙江天目山,江西廬山,云南昆明有數(shù)百年的老樹。
3.6 化學(xué)成份
含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柳杉樹脂酚(cryptojaponol),柳杉雙酮(cryptomerin)A、B,榧雙黃酮(kayaflavone),金松雙黃酮(sciadopitysin)和栲利烯(kaurene,α-podocarprene).
3.7 性味
苦;辛;性寒
3.8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止癢。主癬瘡;鵝掌風(fēng);燙傷
3.9 柳杉的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3.10 各家論述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癬瘡。鮮柳杉根皮(去栓皮)半斤。搗細(xì),加食鹽一兩,開水沖泡,洗患處。
柳杉
柳杉,拉丁學(xu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又名長葉孔雀松。喬木,高達(dá)48米,胸徑可達(dá)2米多,樹冠狹圓錐形或圓錐形;樹皮紅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狀脫落;大枝近輪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細(xì)長,常下垂,綠色,枝條中部的葉較長,常向兩端逐漸變短。葉鉆形略向內(nèi)彎曲,先端內(nèi)曲,四邊有氣孔線,長1-1.5厘米,果枝的葉通常較短,幼樹及萌芽枝的葉長達(dá)2.4厘米,四面有氣孔線??勺饔^賞植物,也可藥用。
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至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及廣東等地均有栽培。 其中,浙江天目山 、浙江百山祖 保存了樹齡在200-800年的較大規(guī)模柳杉古樹林。
v形態(tài)特征編輯
柳杉,喬木,高達(dá)48米,胸徑可達(dá)2米多;樹皮紅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脫落;大枝近輪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細(xì)長,常下垂,綠色,枝條中部的葉較長,常向兩端逐漸變短。[1]
柳杉
柳杉
葉鉆形略向內(nèi)彎曲,先端內(nèi)曲,四邊有氣孔線,長1-1.5厘米。果枝的葉通常較短,有時長不及1厘米,幼樹及萌芽枝的葉長達(dá)2.4厘米。雄球花單生葉腋,長橢圓形,長約7毫米,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狀花序狀;雌球花頂生于短枝上。[1]
球果圓球形或扁球形,徑1.2-2厘米,多為1.5-1.8厘米;種鱗20左右,上部有4-5(很少6-7)短三角形裂齒,齒長2-4毫米,基部寬1-2毫米,鱗背中部或中下部有一個三角狀分離的苞鱗尖頭,尖頭長3-5毫米,基部寬3-14毫米,能育的種鱗有2粒種子;種子褐色,近橢圓形,扁平,長4-6.5毫米,寬2-3.5毫米,邊緣有窄翅?;ㄆ?月,球果10月成熟。[1]
生長習(xí)性編輯
中等喜光;喜歡溫暖濕潤、云霧彌漫、夏季較涼爽的山區(qū)氣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忌積水。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山谷邊,山谷溪邊潮濕林中,山坡林中,并有栽培。柳杉幼齡能稍耐蔭,在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長較快;在寒涼較干、土層瘠薄的地方生長不良。[1] [3] 柳杉根系較淺,側(cè)根發(fā)達(dá),主根不明顯,抗風(fēng)力差。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較好的抗性。
藥用價值
功效:解毒;殺蟲;止癢 。[9]
主治:癬瘡;鵝掌風(fēng);燙傷。[9]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9]
園林用途
常綠喬木,樹姿秀麗,纖枝略垂,樹形圓整高大,樹姿雄偉,最適于列植、対植,或于風(fēng)景區(qū)內(nèi)大面積群植成林,是一個良好的綠化和環(huán)保樹種。浙江天目山的大樹華蓋景觀主要由柳杉形成,從山腳禪源寺到開山老殿,沿途柳杉保存完好,胸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近400株。在庭院和公園中,可于前庭、花壇中孤植或草地中叢植。柳杉枝葉密集,性又耐陰,也是適宜的高籬材料,可供隱蔽和防風(fēng)之用。此外,在江南,柳杉自古以來常用為墓道樹。
庭蔭樹,公園或作行道樹。材質(zhì)輕軟,紋理直,結(jié)構(gòu)細(xì),加工略差于杉木,可供建筑、橋梁、造船、造紙等用;枝葉和木材加工時的廢料,可蒸餾芳香泊;樹皮入藥,治癬瘡;也可提制栲膠;并作綠化觀賞樹種。
經(jīng)濟(jì)價值
柳杉樹冠高大,樹干通直;木材紋理直,材質(zhì)輕軟,結(jié)構(gòu)粗,可供建筑、橋梁、造船、造紙、家具、蒸籠器具等用,也是重要用材樹種。枝葉和木材加工時的廢料,可蒸餾芳香泊;樹皮入藥,治癬瘡,也可提制栲膠。
化學(xué)成分
葉含榧雙黃酮,金松雙黃酮,扁柏雙黃酮,蘇鐵雙黃酮,柳杉雙黃酮,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萜類、醇類、酸類等